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Chapter31,儒教 华夷之辨 (1 / 11)

作者:行远渐无书 最后更新:2021/12/9 10:30:46
        对于南宋在国力和文化上的双重衰退,老道士可谓是痛心疾首之极。提及此事,来信是铁划银钩,力透纸背,杀气盎然。

        直言异族胡教,入国则国灭,入家则家破,入身则身亡。如今南宋崇佛入儒,可谓是国破家亡的不祥之兆。

        只恨不得也能如唐代著名诗人韩愈一般,写出一篇流传千古的《谏迎佛骨表》,痛陈其中利害,警醒世人。

        但是,就连韩愈的泣血文章,结局也不过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死后更是被和尚们大肆宣扬,因不敬佛教而永世堕入饿鬼道,倒也足见佛教对其恨意之深。

        概因韩愈不同于其他文人,是对佛教哲学唯心部分的反对。

        韩愈批判的是宗教如何愚民不事生产,布施供养压榨百姓,欲斩断的是佛教的经济来源。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自然招致佛教怨恨。

        而且韩愈灭佛的根源,在于儒家的华夷之辩,这与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华夷无别乃是根本性的矛盾,绝对不能调和。

        这也正是木念认为,全国信奉佛教的大理、吐蕃、西夏必然会轻易灭亡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不事生产,国力衰退,更是因为佛教面前,只有传教的利益,而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意识。

        佛教为了传教,可以把吐蕃由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解体为部落。而当蒙古挟重兵入侵吐蕃时,只是承认了佛教在吐蕃的利益不变,并承诺佛教可在蒙古传教。

        藏族佛教就约束各部落首领,毫不抵抗,直接投降归顺了蒙古,将吐蕃双手奉上,吐蕃诸部也因此不战而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