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君权神授的年代,可谓是振聋发聩的惊世之言,敢向天争,敢与命斗,敢为天下先。百姓闻之,纷纷斩木为兵,揭竿而起,方圆千里,莫不响应。
因为陈胜吴广起事的地点就在江南路,这些跟随起义的百姓,自然也多是楚国人。楚国的鼎盛时期,可谓长江以南,皆是楚土,便是大理国也正是归属于楚地的。
可惜的是,现在大理国的百姓,早已不是当年振臂一呼就能群起随之,与天争命的楚人了,他们已是虔诚不问世事的佛教徒。
自从佛教传入大理后,南诏皇室大为支持,带头崇佛,不惜耗费万金,年年修建寺庙,铸造佛像金身超过万尊之多。
规定凡在大理担任官员之人,都必须信奉佛教,甚至将佛教尊为国教,治理国家。
不仅将一国丞相的重任,轻易地授予宠信的僧人。还直接从僧侣中开科取士,让僧人执掌官位,辅佐政令的推行。
甚至皇帝禅位之后,出家为僧者也是屡见不鲜。
所谓上行下效,皇帝都如此虔诚,更何况普通百姓。
木念路过大理,沿途所经之处,人人皆以出家为僧为荣。可谓是家家有佛堂,个个戴佛珠,只听木鱼响,难闻织布声。
大理人人念佛,家家茹素,求神拜佛,将人生的一切希望,都寄托于虚幻的神佛庇佑,不为今生奋斗,而是一心修佛期望来世福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