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Chapter31,儒教 华夷之辨 (3 / 11)

作者:行远渐无书 最后更新:2021/12/9 10:30:46
        因为极力鼓吹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他竟然也曾经在同安县当过主薄,而且距离木念当时还不到八十年。

        而且朱熹还在同安大力发展教育,留下了很多墨宝和唯心主义理学思潮。他的弟子很多都还在当地,这给木念建设同安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可谓是举步维艰。

        比如朱熹吸收了佛教教义,提出了宇宙理气论。

        认为宇宙是由理和气组成的,理是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创造万物的材料,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天理就已经存在。

        还认为理是世界本源客观规律,唯一的天理在不同的事物上呈现不同的规律。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水往低处流,其实都是一个天理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就算木念已经能用事实证明水往低处流是地心引力,和太阳东升完全是不同的自然规律。

        朱熹的弟子也能用理是一个,表现形式不同来辩解,还真是深得佛教诡辩论的真传。

        最关键的是,朱熹认为这个天理表现在人性道德上,就是三纲五常。他把三纲五常和自然规律,以及天象连接在一起,使当时的人难以辩驳。

        他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人生来就有的,是神圣的天道和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所以当时朱熹理学才又名道学,意思就是朱熹他的理论讲的就是天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