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元璋修订法律修了几十年,严格打击官僚集团违法乱纪,所以后来史书上真的被抹黑得非常惨。
不过从明末结局来看,朱元璋倒也看透了这群官僚的本性,上上下下勾连在一起,几百万的军饷从京城出去,上上下下孝敬一圈。
大概发到边军的手里面只有几十万了。
然后还要被边军的上层将领在贪污一遍,最后能打仗的有没有几千人都是个问题。
所以对于官僚阶级而言,法治才是最好的,跟他们谈什么道德,那都是虚的。
“此事亦是臣心之所向,大王信臣之忠,用臣之能,待臣之诚,攸承蒙如此厚恩,岂敢不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为。
大王尽可宽心,臣定当不遗余力,务必将此事办得尽善尽美。”
也就是说,荀攸决定接下这一个重任了。
杨秋选定了一处新修的官衙做司法院,让荀攸之后挑选人开始筹备。
而荀攸又具体问了一下杨秋对修法律这件事情关注的一些重点,毕竟修法这件事情涉及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总得先搞清楚杨秋这边的重点是什么。
等到两个人讨论完大致内容之后,天色已经将晚,杨秋原本是打算让人送荀攸回去的,但显然荀攸似乎还有话没说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