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掘了关东士族的根基。
朝堂一时之间遭受打压失去权势,其实对于士族来说,这都不是致命的。
因为只要手中的书籍还在,哪怕换了新的王朝,未来其实都可以东山再起。
可是荀彧去过昭国,他知道昭国的治国之道和关东这边认同的道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昭国各种杂学兴起,荀彧可以肯定,未来昭国选取人才的方式,肯定不会跟各大家族的家学有关系。
这就像现代高考,关西的人天天已经在考数理化了,关东的人还只学语文,那未来关东之人哪里还能有出路。
“文若……嘉在昭国待了一个多月,见识了昭国诸多新兴之事。其实我也不知昭国这条路是否正确,但至少昭国的普通民众能够不用遭受战乱之苦,能够吃饱穿暖,能够不用缴纳那样多的苛捐杂税。
若是昭王能用这种治理方法统治天下,能够让天下安稳太平,这只能证明我们关东士族的路是错的。
我知道文若你从小就有兼济天下的志向,我也知道文若你有能力。但若是天命如此,昭国之道能让这天下更好,我们关东士族还是认输吧……”
郭嘉明白荀彧心中的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坚信的道,但此刻荀彧坚信的道好像已经快要被现实给击垮。
“更可况,友若兄已然在昭国占据高位,听说公达现今也已在昭国。你们荀氏家族完全无需担忧未来出路,关东士族虽会受到打压,但荀氏理应不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