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不可能有电视大张旗鼓地宣传什么卫生知识,比如如何消毒、如何注重卫生、如何避免瘟疫?
这些内容从一开始就编写在书籍里面传播出去了。
更何况,乡里之间的人虽然都可以上进考试,但肯定会有人考不上的。
这种时候,肯定要给这些人准备其他出路。
杂学的书籍可能让这些人擅长种地,也可能未来去当医生,也有可能去当工匠,反正都是出路。
对于杨秋来说,她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但阴差阳错之下,那群士族阶层竟然以为杨秋这是妥协了。
他们认为杨秋没有将高端的儒家经典交给那些他们认为的底层人学习,这是识时务的象征。
所以,在重重误会之下,昭国的教材编纂,并未引起多大的风波,反而让那群士族阶层非常满意,认为他们没有受到威胁。
毕竟杂学学好了,未来还不是当工匠医匠这种下九流吗?现在没人觉得,这些人未来会身份高贵起来。
只是,杨秋都没有想到,这位王公到真的是高风亮节,竟然因为普通的人没有学儒家典籍而感到有些郁闷,所以亲自过来询问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