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一个启蒙的老师来教导学生将这些内容看懂,普通人根本就无法进入文人的圈子。
而后来有个十全老人,搞了个四库全书,里面竟然一句标点都没有。
实际上在带清时期,民间的书籍是有标点的,但是官方极为排斥,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一种倒退。
所以杨秋在昭国的诸多书籍上启用了标点符号,并且大量应用。
这件事情其实虽然与汉廷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倒也不算是开创先河,因为这一事物众人都曾经使用过。
但倘若将其用在儒家典籍之上,这才会变成一件大事。
因为众人的版本各不相同,就如同今古文经之争一般,会吵得不可开交、翻天覆地。
所以对于儒家典籍,至少从外面的书坊能够买到的书籍当中,其实并没有儒家典籍售卖,因为杨秋也担心惹出麻烦。
她若是直接印了一大堆儒家典籍,并且还搞出一个官方版本的断句,恐怕汉廷那边的大儒要闹得沸反盈天。
甚至为了自家的道统,直接跑到昭国这边来与她当面对峙。
严重一些的话,人家或许会以死殉道。
此般情形可能是为了自家的道统,也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因为这种做法直接断绝了知识的垄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