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聊到还要继续加大收蚕丝力度的时候,为人处世以稳妥为先的宋掌柜才皱皱眉头:
“东家,是不是该缓缓?两浙十二间铺面都在收货,库房里的蚕丝b起往年已经多了五成,要是再多...”
李明珠微微摇头:“价钱不涨太多,就继续收。”
每年夏秋,总是丝织生意最忙碌的时候,新的蚕丝要收上来,旧的货得出出去,偌大的苏州城,几乎家家都有绣娘,到了这个季节总是满城的机杼声。
而这个时候,除了自家需要织衣缝补,丝织商贾们也总会雇佣绣娘们将蚕丝纺织成布,运往各地销售,而在苏州城内,只有三家大商有资格做更大的生意。
辽人的朝贡。
说是朝贡,其实更像是以前弱小如今强大的辽国用这种名义来敲诈勒索,辽国手工业不发达,但需要大量丝织品,而大魏需要和平,每年过了年中,总有大批的织物需要送到京城,然後几经辗转运到辽人手里。
这样的生意,一家肯定是吃不下的,长久以来苏州的丝织品朝贡生意向来由三家大商瓜分,想要吃多一点,另外两家的碗自然就要空一些。
没人知道李明珠想做什麽,哪怕宋掌柜也在为眼前少nV或有或无的布局而感到困惑。
话题很快跳了过去,便变成了东家一边盘账一边和掌柜聊些生意上的事,等到账盘得差不多了,闲谈自然也就越发轻松了点,宋掌柜端起茶杯,不知怎的说到了那间小小的书院。
他的小儿子是在里面读书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