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八章以现代思维铸造华夏强国根基及军事力量 (2 / 7)

作者:一凡风顺 最后更新:2025/9/5 8:49:11
        面对大规模飞行的成虫,沈凡亲自坐镇山东济宁,引火行之力凝聚「可控火墙」在蝗群必经的农田边缘,用灵力催动乾草燃烧,形成1米高的火墙,既灭杀蝗虫,又不烧毁作物;同时让水师与当地百姓合作,在河流、湖泊等水域架设「水网」用粗麻布制成,浸油後漂浮在水面,蝗虫落网後无法起飞,会被水中的鸭群啄食,阻断蝗群跨水域扩散。

        虫卵阶段:金行深耕+土行改良

        蝗灾过後,组织农匠用「金行改良犁」兵工厂用JiNg铁打造,犁头锋利,可深耕40公分翻耕受灾农田,将残留的蝗卵彻底深埋;同时沈凡引土行之力改良土壤,混入草木灰与石灰抑制蝗卵孵化,并推广「轮作制度」将受灾的小麦田改种蝗虫不喜食的豆类、棉花,破坏蝗虫的食物链,从根源减少次年蝗灾风险。

        3.全民动员:教导百姓“防护+自救”,降低损失

        防护训练:圣nV深入乡村,教百姓制作「防蝗面罩」用细纱布缝制成面罩,护住口鼻与头部,避免蝗虫叮咬与「驱蝗工具」用竹罩绑上布条,蘸取煤油挥舞,驱赶小规模蝗群,同时将「作物防护法」在玉米、小麦的穗上,在谷物、谷物上普及。

        互助自救:推行“邻县互助制”,蝗灾较轻的地区派百姓携带工具支援重灾区,灾後重灾区的农田由政府提供“救灾粮种”空间中带来的早熟小麦种,可在灾後补种,两个月内成熟,确保百姓“灾年不饿”。

        仅用一个月,这场波及三省的蝗灾便被彻底控制,受灾农田的损失率从预估的80%降至15%,百姓们看着补种的小麦重新发芽,对华夏共和国的信任度大幅提升——他们终於明白,这个新国家,有能力用“实在的办法”守护他们的粮仓。

        二、兴水利:现代规划+五行加固,解除千年水患

        华夏共和国的疆域内,h河、长江两大流域常年泛lAn,清廷时期因治理不力,每年都有数十万百姓因洪涝流离失所。沈凡借鉴重生前的“流域治理理念”,结合五行之力的加固作用,启动“江河安澜工程”,从“被动抗洪”转向“主动治水”,彻底解决千年水患。

        1.流域规划:分「上游蓄水、中游疏浚、下游加固」三步骤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少年大将军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5. [其他小说]御天武帝 [列表]
  6. [其他小说]五代梦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9.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10.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11.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2. [其他小说]回到初唐当神仙 [列表]
  13. [其他小说]大明新世纪:赤潮 [列表]
  14. [其他小说]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列表]
  15.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16.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7. [军事历史]神国攻略 [列表]
  18.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9. [其他小说]不列颠之王 [列表]
  20.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