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如城市热闹,生活条件也没有单位那么好,刚回来那会儿,可能觉得有些不方便?”
“这种感觉所有退休人员都有,不在乎家在农村还是城市,因为从前每天吃了早饭就要去上班,退休了,吃完早饭觉得没抓没挠,这种感觉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至于生活条件,热不热闹什么的,我本来就是穷苦人家出生,对这些不感兴趣。”
“建平的企业现在有多少职工?听说规模不小啊!”吴桂明转移话题。
“我们公司现有职工近一千六百人,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不可能养闲人,要是放在国营企业,跟我们营业规模相当的企业,人员配置起码得三四千人。”
“怪不得刘乡长对你赞口不绝,只要乡里开会,但凡他讲话,就会提到你,说你懂经营会管理,素质高,不仅企业搞得很好,而且为人低调不张扬,境界高。”
“那是刘乡长谬赞,舅舅你别当真。”
支书吴桂明的话,让周建平腼腆起来,他巴不得岔开这个话题。
常文新看出了女婿的意思,他把话题引向正轨,“桂明,今天请你来家做客,建平他有事想跟你探讨。”
“建平有事探讨,好啊,什么事?”吴桂明顿时集中了精力。
“他的企业准备扩大规模,想要建设与之配套的蔬菜基地。他听玉玲说咱们双碑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想在咱们村里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常文新简要介绍了周建平的想法。
“玉玲说的没错,双碑村的确有蔬菜种植的传统,村里一些人自古就有种菜的习惯,姐夫你知道,生产队时期管的那么严,还有社员偷着种菜,然后拿到市场出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