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见面,我记得就在这里,咱们不是说村里土地撂荒严重吗?建平就记住这件事了。”周建良解释道。
“建平真是个有心人,你想怎么做?”许书记问。
“我的企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听说村里很多农户不愿种庄稼,我想把自己企业的发展,跟村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既使我的企业得到发展,也让村民获利,又解决了土地撂荒的尴尬。”周建平道。
“这可是一举三得的好事,请你给我们详细说说你的计划。”许书记立即表现出浓厚兴趣。
“许书记,各位村委成员,自从上次见面听说了村里出现土地撂荒的事,我的心情很沉重,虽然我不会种庄稼,也不喜欢种地,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元坝村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浪费令人心疼。跟据我们分析,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劳动力,一般来说,种植粮食作物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如果改变种植观念,调整种植结构,比如建议他们种植蔬菜瓜果,虽然费时较多,但不需要强壮劳力,身体健康的老人和妇女都能从事。”周建平道。
“嗨,我们当时在饭桌上聊天,没想到还给你带来了压力,不过你的想法太好了,咱们村人均土地不多,靠种粮食作物,这些年也才仅仅解决了吃饭问题,想靠种粮致富,即使粮食种的再好,也根本没有可能。”
“许书记,建平不仅有这个想法,他这次回来是想让咱们配合他付诸实施。”周建良道。
“付诸实施?说干就干?”许书记略带惊讶地看着周建平。
“对,我想马上落实下来,希望村委会帮我向村民多做宣传。”
“建平,你的性格真是雷厉风行啊!帮着全村共同致富,你的出发点很好,村民们肯定愿意接受你的建议。但是有些问题需要先搞清楚,第一,元坝村村民祖祖辈辈都以种植粮食作物为生,让他们改种蔬菜,经济效益绝对没有问题,但种蔬菜是个细致活,可能还需要一定的种植技术,村民们原本不会种菜,怎样保证他们能把菜种好?第二,蔬菜种出来了,销路怎么解决?如果让村民把蔬菜运到城里销售,显然不太实际。”许书记道。
“许书记,你为村民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关心的事,你不提出来,我也会谈到这两方面问题,这次回村里,可以说我是有备而来。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知道全村的老少爷们祖祖辈辈只会种粮食,不会种蔬菜,一个朋友帮我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我认为很实用,她让我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聘请技术人员来村里进行指导,只要在咱们这个地方适合栽种的蔬菜品种,经过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指导,村民们都能学会栽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