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这个人,典型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无论老刘苦口婆心,多番劝告,他就是不为所动,说啥也要留下来参与竞聘。老刘没有办法,你非要自讨没趣,那就随你的愿吧。
当天下午,刘经理单独给销售科开了个会,大意和上午跟老方讲的差不多,老刘强调,销售科的改革方向已经确定下来,所有人都可以竞聘科长,参与竞聘的人需在两天之内,用书面形式写出自己将来领导销售科的设想和具体方案,然后提交评委会审议,还要公开答辩。
不出预料,参与竞聘的只有老方和周建平两个人,他们在第二天都向老刘提交了自己的书面材料,老刘没来得及细看,只知道老方的材料只有薄薄的三页,而周建平递交的材料足有十来页。
尽管周建平写了洋洋洒洒十来页,但老刘基本知道其中的内容,因为周建平的设想和方案早就跟他探讨交流过,再看老方的材料,东拉西扯,言之无物,通篇找不到几句实质性内容。
老刘从母公司----华兴轻工机械厂,找了四位搞管理的中层干部,加上他自己五个人,组成评审小组,他把周建平和老方的材料分别交给其他四人审阅评议。
集中评议之前,其他四位评委意见一致:看完两份材料,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根本用不着走形式搞答辩了。
为了让老方口服心服,老刘认为答辩应该搞,而且让周建平和老方在场,相互聆听对方的发言,免得老方产生误会,怀疑暗箱操作。
当老方知道只有他自己跟周建平两个人参与竞聘时,他更是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暗自庆幸没有听老刘的话,要不就被周建平这个乡巴佬捡了便宜。
竞聘在附属公司的机关会议室进行,通过抓阄确定谁先谁后登台发言。
老方抓得先手,他照本宣科地把自己准备的材料读了一遍,评委们觉得索然无味,他的设想和方案里没有什么新东西,甚至找不出需要让他解释或说明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