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私底下,杨若晴其实并不怎么赞同。
首先,家里根本就不缺买鱼的那三瓜两枣的钱,就这么说吧,就算是承包鱼塘,也不不过是她和骆风棠考虑到骆铁匠的兴趣和想法,觉得不做点什么,不为这个家庭创收或者做出点贡献来,做人没自信,在家庭里享清福会让他自己胡思乱想,觉得没底气……
是出于上面那些考虑,杨若晴和骆风棠才支持骆铁匠承包鱼塘的。
再者,做惯了力气活的老汉,真让他闲下来,他也不适应,到时候怕身体出问题。薷
找点事情忙活忙活,对身体也有好处,同理,对杨华忠打理的那百来亩田地,对孙氏养鸡养鸭养鹅,对王翠莲养鸡种大片的菜园子……
说白了,都是出于这层考虑的。
至于大伯说的第二条,说瓦市里别人卖的鱼,吃的不放心。
怎么说呢,这句话若是放在后世的工业社会,杨若晴还是认同的。
但在这原汁原味的古代社会,连一块塑料袋的工艺都没有,更不存在西药那些玩意儿,就没必要去担心那些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在后世,大家呼吁饮食健康,可每天吃到肚子里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能事无巨细层层叠叠严格把关吗
你吃的白米饭,你真的能跑到大米的产业去监督米农的种植过程吗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