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顿时明了,识趣的往后坐开了一些距离。
前面,酒令行至高潮,喝彩声不断。
杨若晴自顾自的品着美酒,扫过面前众人的视线如猎人般犀利,仿若他们都是猎物。
酒令行完,便道了猜谜环节。
猜字的,猜物的,各种刁钻谜题络绎不绝。
众学子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彩头实在诱人,乃济南郡的青石砚台一方,上等的文房四宝一套。
杨若晴留意了下,先前行酒令和填词的时候,白衣书生没有参加,等到猜谜的时候,他露出了几分兴趣。
而这几分兴趣,顿时就被紫衣书生看在眼中,主动将一副竹签送到白衣书生的跟前:“白兄,久闻十岁那年在上元节猜灯谜便博得头筹,今夜恰逢此猜谜项目,白兄可有兴趣为我等露一手让我等开开眼界?”
白衣书生斜觑了眼紫衣书生,不屑一笑,“猜谜?我已好几年没玩过这个了,今夜难得兴起,小玩一把也无妨!”
紫衣先生面露喜色,忙地转身吩咐身后的书童笔墨伺候。
书童将纸张在白衣书生面前铺开,又将笔墨准备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