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杨若晴没有去细细的留意观察,因为她的重心是放在找儿子这事儿上面。
她的视线甚至都没有去留意那台下坐着的男男女女是胖是瘦,也没有去看那台上的大儒们是高啊矮,有没有帅哥靓妹。
她的视线在大厅里跟探照灯似的来来回回的扫过,却都是在努力寻找小孩子的身影。
找了好几圈下来,也确实看到了好个小孩子。
有男有女,他们跟着他们的爹娘坐在宾客席位上,好奇的盯着台上的大儒们讲学。
小孩的年纪,要么就是五岁以内,要么就是介于十岁跟十三岁之间。
杨若晴一直在留意,就是没找到一个跟自己儿子年纪附和,跟儿子自画像上面相似的男孩子。
就这么一直找一直找,台上的大儒一个接着一个的换,几乎每一个上场说小半个时辰的样子之后,就会退场再换一个。
讲的东西杨若晴也没心思去听,舞文弄墨的,她这粗人听爷听不懂。
反正只知道那些大儒们的讲学应该是很精彩吧,雷鸣般的掌声是一波接着一波。
杨若晴有些着急,有些烦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