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杨若晴没敢跟刘氏那说。
其实孙氏腊月的时候就找了好几个媒婆在跟近一带帮康小子打听婚事的事,也相中了好几家姑娘。
对方对康小子和四房这边的条件都很中意,最后的结果却千篇一律都败在了康小子兔唇这件事上……
孙氏一直瞒着刘氏,不敢告诉她,怕刘氏难过。
孙氏给了更多的钱请媒婆再去远一些的村子里打听,尤其是山里面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村子更是重点打听目标,指不定就有姑娘不介意康小子的情况,想要嫁出来过上吃饱饭穿暖衣的日子呢?
而杨若晴的想法是,与其到处去求爷爷告姥姥的娶媳妇,光花在几个媒婆身上的钱加起来都差不多能娶一个了,还得到处说好话,还不如拿那钱去城里找人伢子买个清清白白的丫鬟回来做媳妇儿。
城里许多大户人家,买卖丫鬟是常事,有些穷苦人家卖儿卖女在这古代都不稀奇,衙门里备案的,是法律准许的。
像红袖,当初家道中落被倒卖……
所以康小子去买个回来,好好过日子,生儿育女都不错,但四婶在买那一块好像有些心理障碍,别人提议,她都不想听……
杨若晴现在也不想再说这个话题,刘氏起身告辞,杨若晴送她到寝房门口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事,喊住她:“姑姑家大孙子正月来上门的事,四婶你晓得了吧?”
刘氏一脸茫然,“我不晓得啊,我也不需要晓得,当初大白打了你四叔的时候我们四房就说开了,不跟大白那一房打交道,当初大白和红梅成亲我们四房都没去送礼呢,嘿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