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把菊花捣碎了,跟麦子粉和糯米粉在一块儿揉,加入去除苦涩的糖,然后调入蜂蜜。
在小锅里刷上油,放入贴饼的磨具。
骆铁匠是打铁的,得空的时候,照着杨若晴画的图纸打造了好几套贴饼和蒸馒头包子的模具。
有为了迎合过年过节的花鸟虫鱼的造型的,还有骆宝宝喜欢的小动物以及水果系列的。
这菊花饼,杨若晴今夜做的就是水果形状。
除了贴的菊花饼,杨若晴还蒸了‘南瓜包’。
所谓的南瓜包其实也是用菊花和糯米粉做的,做出来的颜色,还有形状很像南瓜。
当然了,蔬菜小炒是必备的,骆铁匠送来的是十来条肥肥大大的黄伢鱼。
黄伢鱼是这一带的土话叫法,学名叫啥杨若晴还真没去查过。
不过这种鱼口感真的很好,鱼脖子两边有两根尖锐的往外凸起的大刺,脊背的地方有一条长长的鱼刺。
除此外几乎是没有其他多余的刺儿。
鱼肉细腻,滑嫩,杨若晴捡了几块白白嫩嫩的豆腐,跟黄伢鱼一块儿烧了两只小火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