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寕夏不是沿海地区,基本上做不了外贸,所以接不到订单,也接不到代工,只能是自产自销,自己创招牌。
而刚开始厂子招得都是熟练工,都是从城里请来的人,然后在厂子里面包吃住。每个月工资是底薪加提成的方式。底薪五十,做得衣服越多,领得提成就越多。
基本上做得好的,一个月赚三、四百元不成问题。而这工资,莫说在玉泉营,就算在銀川市,也算是不错的了。
因此玉泉营乃至金滩村的父老乡亲,都羡慕的个个眼红不已,都想进厂子打工。
“水花儿,你是咱金滩村的女子,你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咱金滩村的女娃难道不勤劳,不聪明,为啥不招咱这里的人?”
“水花儿姐,额也想进厂子,额也想赚钱,额不想天天在戈壁滩放羊、挖野菜。”
“水花儿姐,你手下额吧。额保证好好干活儿,绝不偷懒。”
村民们苦苦哀求道。
其实,在工厂没有见到效益前,项南是不赞成扩招的。
一来招人来就得发工资,增加成本;二来扩招之后,行政、后勤、培训各方面都得配套,很多活儿要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