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85【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4 / 5)

作者:纪墨白 最后更新:2024/8/29 11:42:50
        一方面,正德帝虽然贪玩,但大事并不糊涂,启用刘健、谢迁、李东阳、王守仁、焦芳、王鏊、杨廷和等名臣,辅佐朝政。

        所以虽然他荒废朝政,多年不上早朝,但有这些位大臣料理公务,朝政还能勉力维持,还不到大厦将倾的时候。

        事实上,明朝又过了一百多年,历经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六个皇帝方才覆灭。

        而且,如果不是碰上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小冰河期,明朝都不见得会完了呢。

        所以,项南没打算起兵造反,推翻明朝自己当皇帝。

        一方面,明朝国祚还有百年之久,气运未绝,还不到灭亡的时候;一方面,起兵造反,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

        起兵造反,首先要有士兵,其次要有粮草。古代只有穷人,走投无路,才会选择造反。而穷人大多营养不良,体质衰弱,难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再加上穷人大多不识字,根本做不到令行禁止,严守纪律。不要说组成队列,齐步行走,就连左右都未必分得清。

        所以那些农民起义,看似浩浩荡荡,动辄上万人,其实能上战场的精锐,最多不过千余人。其余多是附庸,打顺风仗或许可以。一旦落在下风,立刻兵败如山倒,因此才被称为乌合之众。

        而粮草也是一大难关。如果靠劫富济贫,抢劫地主的粮仓,维持运转。那么肯定会受到地主阶级的拼命反抗。

        他们大多有钱有势有人,可以组成团练进行抵抗。明末的李自成,清末的太平天國,都是被地主团练打垮的。

        再者说,当皇帝也没太大益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