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光团可以融合,从概念层面上来说是把彼此拼在了一起,然后慢慢地彼此同化,不是一加一这种逻辑简单的事情。拼凑、融合同化,经过了这个过程后,两个世界光团会成为一个与二者皆相似的事物,与之有关的信息将全都更新代替,世界内的生命,其携带的与本世界有关的信息也会被替换,换成一个“与二者皆相似”的信息。
至于携带着原本世界信息的生命如果不在这两个世界内而在外头的话,那他身上所携带的那部分与本世界有关的信息,将成为虚空里的独一份——就好像自己家被拆了,自己成了整个世界仅剩的最后一人,身上所保留的与那个世界有关的信息,就是虚空里的最后一份——不过,等下次回去之后,那部分信息就会被更新替代掉。
最后,只留下“两个世界已经融合”的一个事实。
世界内的生命会受到的影响,内部生命的生命层级、生命形态、种族等情况……这部分事情归那部分“生命”的规则管,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部分“生命”的规则只会一加一拼在一起,就像是把两个世界的生物图鉴简单合并了。
至于世界的融合方法,其实刚也说了,就是从规则概念层面上把它们拼在一起就行,只不过这个“拼”的过程并不简单,也不容易。相融的两个物体,对自己而言,另一个事物都是外来之物,规则概念层相接触会出现自然而然的排斥,需要降低它们的排斥程度才能它们进行接触,才能有融合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如果有必要进行世界融合的话,都是一个加一个两两配合完成的,像现在这种情况,一口气把三千万个世界光团全给掐一块,不说是胡来,简直可以说是瞎整。
“我没记错的话,世界光团两两相融,新生世界的规则概念层的构造强度虽然也会随之提升,但是提升幅度其实不是很大,与本身的‘存在量’增加的程度相比,构造强度的那部分提升,可以说得上是寒碜。也是因此,世界相融的数量存在着天然的限制,一般,一个世界进行一定次数的相融后就不能再融了。”
目睹眼前那三千万个世界正在融合的过程,某个青年忍不住说道。
“常规来说确实是如此没错,如果只管相融不管调整的话,早晚会出大事然后整体崩塌,被虚空吞噬,但你看,我们不是安置了节点么?一千三百多个节点,足够弥补世界融合后各方面所出现的缺陷——它们是一份‘粘合剂’,会将自己的力量扩散出去附着在每一个目标的表面,然后开始相融,相融的力量会将这些被附着的世界拉扯、束缚在一起,然后带着它们一起相融。等相融完毕,‘新世界’诞生后,它们就会自行瓦解,变成规则概念层里存在的一个‘天然的’、特殊的构造,变成那个世界内自然而然存在的一部分,然后继续完善、继续拽住这个‘新世界’,直到它内部所有的相融活动都已经完成,直到‘新世界’完全调整到位,不再需要用它们进行束缚了,它们就会沉寂下去。
“就是有点不大方便,它们粘在一块融于规则概念层后就会自动洗掉与我们有关的痕迹以方便融合、化作世界本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掌控这新诞生的世界,得……重新动一次手,而且是要去里面动手。”
“惹,听起来算是多了一个不算麻烦但是需要额外进行操作的步骤……不过,我们原本的任务里也没有‘接管’这一件事情,说明不用我们管,又或者是还没到需要管理的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