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四十二章 来路(下) (2 / 4)

作者:蟹的心 最后更新:2024/3/9 11:03:16
        除此之外,真正掌握军权的那几个亲信重将,也都与陛下默契十足,总能配合着行事。

        当日尹昌在开封私下串联的时候,身为南京留守和统军使的郭仲元好像什么都不知道,整月整月地在外提控军务……这种表现,焉知不是郭仲元在刻意纵容?这不是古书上所说,郑伯克段于鄢的故技么?

        现在想想,如靖安民、张柔、纥石烈桓端等辈,当年俨然大帅、重将,投效之初,皇帝也对他们客气宽,屡有借重。数年下来,还不是一个个都被摆到了有名无实的高位上,渐渐被底层士卒遗忘了?

        皇帝始终是恶虎!

        尹昌轻笑了两声,也不知是抱怨,还是庆幸。

        自己此前犯的事,触到了皇帝的忌讳,能保住脖颈子上这颗脑袋,已经是皇帝开恩。可南京副留守肯定没法再做下去,其它好几个职务也都已经卸任。幸运的是,耶律楚材恰在此时,提出了要大量引用南朝之人,使之逐渐熟悉和认同大周的政策。

        对于南朝,尹昌现在有点新的心得。至少他已经确定,在京湖三路的宋人,在那个赵方的带领下还保有相当的实力和斗志。赵方以下的中层、基层军人,也颇有几个能打的,北方的武力优势所及,并不可能风行草偃。

        既然没到展开军事的攻势的时候,那就得发挥政治攻势的作用。

        耶律楚材的建议如果能落到实处,坚持数年以后,便能在南朝各地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人认可大周武人之政。而不是像先前那样,两家大量影响力局限在海上。

        这数万人不是寻常蚁民。能探听到北方诸多商行招募人手的消息,又克服重重困难,抵达各处口岸,就证明他们脑子灵活也不乏行动力。他们能在这个海岛上,说明各自都有一技之长。这些人为大周服务,也迟早会获得钱财或名望上的提升。

        到了某一日,他们会折返宋国。无论宋国怎么看待他们,他们对大周武人之政的...人之政的认同,必定会在南朝内部形成相当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需要与视大周为北虏的看法抵消,只需在少量关键点发挥作用,就已足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少年大将军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5. [其他小说]御天武帝 [列表]
  6. [其他小说]五代梦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9.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10.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11. [其他小说]回到初唐当神仙 [列表]
  12.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3. [其他小说]大明新世纪:赤潮 [列表]
  14. [其他小说]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列表]
  15.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16.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7. [军事历史]神国攻略 [列表]
  18.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9. [其他小说]不列颠之王 [列表]
  20.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