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九十三章 稳步(上) (2 / 5)

作者:蟹的心 最后更新:2024/3/9 11:03:16
        大周在北疆的三个招讨司,一共布设屯堡五十五座,正军三万四千名,辅兵四万一千名。兵力数字,不到当年大金北疆界壕驻军的五分之一。

        周军之精锐善战,远远超过金军,以此兵力,足以占据优势,而且还有余力抽调出北上的大部队。

        但也因为军队的装备和待遇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不少。既然郭宁有意在草原打一打,辅兵倒是需要额外增添一些,时青所部便是奉命北上的一支。

        这几年,内地的辅兵队伍也越来越专业细分,有的辅兵专门负责驻守地方,维持治安,也有辅兵专门负责运输工程,主要是修桥补路和转运分发两项。….

        时青在通州的部下,就是这上头的好手。

        他的部下总数有四千多人,此番带来了半数。随军有大小车辆二百余,骡马畜力也有数百。装运在车上的,除了粮秣以外,还有大量的工具比如锹、铲、绳索、独轮小车乃至驱蚊熏香,是行军通过居庸关时配发的。

        行军的时候,不少坐在车上的老卒按捺不住,已经取出了属于自己的那套装备,看看锹、铲可有好钢火,看看绳索长短可牢固,再闻闻熏香的气味,嘻嘻哈哈地评鉴几句。

        这些老卒,通常经验丰富,有些人是从正军退下来的。所以纵有可能面对厮杀,也不慌乱,和当年金国那些宛如行尸走肉的辅兵当然不是一回事。

        时青本人,也是从主力的统军司里退出来的。大周对红袄军的旧部一向优待,如他这个级别的将军,混的好些,能到大府的节度使。不过,时青夏全、霍仪、石圭这一批,都是造反的农夫起家。他们前前后后颠沛的二十多年,疲倦了,对起伏浪潮有些怕了。

        所以他们请愿让自己坐在轻松些,而且不那么关键的位置,自己放心,也让上头放心。

        朝廷考虑到这些人的心气已衰,更不愿勉强他们。军校里的人才一波波地出来,倒不缺野路子的带兵将领。相反,资深有声望,又乐意去负责琐碎事务的高级军官反而少一些,时青未来的前途也并不算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少年大将军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御天武帝 [列表]
  5.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6. [其他小说]五代梦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9.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10.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11. [其他小说]回到初唐当神仙 [列表]
  12.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3. [其他小说]大明新世纪:赤潮 [列表]
  14.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15. [其他小说]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列表]
  16.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7. [军事历史]神国攻略 [列表]
  18.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9. [其他小说]不列颠之王 [列表]
  20.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