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九章 屠杀(上) (1 / 4)

作者:蟹的心 最后更新:2024/3/9 11:03:16
        大周皇帝郭宁自崛起以来,天天喊着要广积粮高筑墙,却总是被时势所迫,一路狂飙猛进。直到这两年里,周边局势不那么动荡了,他才能消停下来,着手安稳治国。

        皇帝决心要缓步徐行,部下们自然也不反对。那么多人踏着尸山血海挣扎多年,也确实想要缓一缓了,所以大周在北疆的经营一直都很谨慎。

        起初各方将帅盘算着,怎么也得把控制区域推回到界壕沿线,恢复三个招讨司的控制区域,至少得把昌州收回来。后来经过推算,觉得在草原上重新恢复防线,修复那数千里边墙界壕,四百多个军堡,简直是个吞噬钱粮物资的无底洞。新朝肇建之时,多少事情要办,多少黎民百姓嗷嗷待哺,实在没这個财力去维持。

        纵然挤出一些财力……朝堂上的群臣请愿将之投入到海上贸易搏取利润,实在不乐见无谓的消耗。

        更关键的是,大周的军事体系,也不兼容这样的防线。

        大周的军队,在许多方面都沿袭了金国崛起初年的优势,既所谓骑兵、重甲、弓矢、坚忍这“四长”。要保持这四个特长,就需要给每一个士卒极尊崇的地位、极优厚的待遇、极艰苦的训练、极完善的装备,于是军队的总规模就有难以逾越的上限。

        当年的定海军,现在的周军,正军的员额始终就没超过二十万。只消这二十万人兵强马壮,以这之控制广袤领地,并保持对敌国的巨大威胁,是可行的。但若把二十万人填进一处处军堡,连个水漂都打不响。

        金国与蒙古对立以后,不断抽调各地猛安谋克维持界壕防线,结果呢?

        各地猛安谋克先被抽空,然后是镇防军、射粮军,再接着开始强行征发汉儿壮丁。那么多人填进防线了,又有什么意义?

        没有足够数量而反应迅速的精锐部队为依托,一处处数百人规模的军堡,只能蒙古骑兵面前引颈待戮,不断的死,不断地填补,然后继续死,整个防线不是扼制蒙古的绞索,反而成了大金国持续失血的致命伤口。

        有了女真人作为前车之鉴,大周并不急于恢复对草原上的军事控制,大周的北疆防线力求稳固,却暂时不介意纵深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少年大将军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御天武帝 [列表]
  5.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6. [其他小说]五代梦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9.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10.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11. [其他小说]回到初唐当神仙 [列表]
  12.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3. [其他小说]大明新世纪:赤潮 [列表]
  14.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15. [其他小说]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列表]
  16.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7. [军事历史]神国攻略 [列表]
  18.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9. [其他小说]不列颠之王 [列表]
  20.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