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安抚民心。
免整个冀州地区百姓的三年赋税,仅是这一条,便让百姓们彻底的放下了心来。
之前乾英帝加税,到了乾德帝之后还加税,赋税都交到五十年之后,百姓早已经贫穷不堪,现有唐傲给了大家三年的喘息时间,这便等于是给了大家活路,让百姓看到了希望,如此哪里还有不努力的道理?
第三,鼓励生育、开办兴学。
科技落后时代,人口数量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人多好办事嘛。
按理来说,在没有什么娱乐的当代,当时的人口增长应该很快才是。但可惜的是,两大原因受限,使得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很缓慢。
医疗条件的落后,加上当时人们成婚年龄又较小,很多人都没有完全的发育之下,生孩子就成为了一道鬼门关,为此一年死去的女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家穷是另一个大问题,连自已都养活不了,还何谈去生更多的娃,去养活他们呢?
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医馆的数量开始增多,接生婆子的数量也在増长之中。而更大的举措是唐傲下令对所有三胎及以上的孩子进行补贴。即前提你有两个孩子的情况之下,生第三娃时就可以申请大华补贴政策,经官府核对之后,第三个以及以后的娃每月都可以到当地官府领取一定的粮食补贴,这东西会转为粮票发到百姓的手中,直到十四岁,当时人们所说的已近成年为止。
还有就是为了提升全民的素质,唐傲下令的免费教学政策。即所有七岁以上的孩童都可以免费的到附近大华学堂进行学习,为期三年。倘若确定不是这块料,便可以退学。成绩优异者可以继续进行学习,且依然是享受免费的政策,直到五年学业完成。
这一块说起来投入似乎很大,但实际上唐傲只需要提供学习的场所就可以了,老师是免费的,因为接着唐傲的要求,以后的大华官员,除非特殊的人才外,多数人都是由先生先做起的,一个连几个学生都教育不好的先生,又怎么可以委以重用,去担当更重要的任务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