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我无能耳!”
廖化没有迟疑,“今逆魏异动,而将军言时机未然,我自作思,想必乃是将军顾虑我部士卒从敦煌郡远道而来多有疲惫、难堪与战之故。如此,亦是因我无有率御之能而国家之功也!”
言罢,不等魏延作声,便继续慨然作言,“将军,我鲜临军阵,却也自认并非不知行伍之人。此番随我来的五千将士皆虽奔波千里,但绝无疲兵之态,还请将军无需顾念与我而令逆魏猖獗!若与战,我部士卒有误朝廷之功,无需将军责罚,我必自戮以谢罪!”
此话甫一落下,魏延眸中便隐有怒意生。
无他,什么士卒疲惫等缘由,不过是托辞罢了!
名为请罪的廖化,实际上却是在驳他方才的决策、谏言他不可错过兵半渡可击的良机。
魏延并非蠢人,哪能连这点意思都听不出来?
恼意焉能不自生?
不过,廖化言辞中以国事为由,他终究不好发作。
且在此战中丞相将一锤定音的重任托付于他,书信中亦不乏劝他当持重之言。
正值需将士戮力一心的大战前夕,还是莫申责将率而令士卒不安了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