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弗解下,恰好雍凉都督司马懿上表来,声称欲遣杜袭与牛金督领两万关中精锐来听令御盖前,令荆襄战事早日结束。
此事无需与其他重臣商议,曹叡便直接准了。
事实上,即使司马懿无有上表来,他亦要问计于臣下是否要调动关中兵马了.......
后诏来的兖豫二州郡兵并不多且战力不强,大多用于在后护粮秣辎重,而雒阳中军虽精锐但却有奔波之疲惫,合王昶的荆州之兵堪堪保持着攻势不衰。
毕竟,贼吴有近八万大军在此地。
且是占了先机,提前择高地险要落营遏道、高垒深沟而据守。
攻势与守势,本就有明显的优劣之别。
魏军都战死伤退一万两千之数了,而贼吴才死伤了约莫七千!如若再无有破局之举,恐迟迟未解困的石阳城即使不因粮尽而自破,亦会因兵卒士气丧尽而出降了.......
因为魏国有律:“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
恰好,石阳城被困将近百日了。
故而曹叡准了司马懿之表时,还授予了来援的杜袭与牛金便宜行事之权——便是入了荆州后,他们可自决策进攻何处。
无有办法,安陆县之南聚拢了魏吴两国十余万大军,杜袭与牛金来此地了,亦受限于地形而难以施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