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汉旌遍布天下十三州、打通西域,再度宣昭“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的雄烈豪言,方是终点。
故而,后当有继。
如今郑璞再度彰显刚戾的性情,便是丞相对他做出定论的时候。
非是打算将他定为可继“事无巨细咸决之”的权柄。
若是还于旧都,大汉便不需要再多一位丞相了。臣秉君权,乃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不可循例,不可为后世之表。
天子刘禅终究是要亲政的。
且天子资质不差,如今已然隐隐有先帝之风了。若是日后再继一丞相,只会引发君权与相权的冲突。前汉便有了无数不好的例子,何苦再重蹈覆辙?
丞相乃是打算以蒋琬、费祎以及董允等秉性纯良之人守中枢,以宽和施政、以德牧民,而郑璞则是作为破局之刃。
不仅是军争时以奇谋策算破局,亦有施政时不循规蹈矩的除时弊破局。
昔日郑璞上表“固本三策”时,丞相心中便知道了,其总能思及他人不能及,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时从不拘泥于礼法或世俗之念。
最重要的,乃是郑璞不惜名、不吝身,且无有乡党之私或友朋之徇。
如“推恩”之策与萧关道回绝马谡,就很好证明了这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