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楼房,西屋通间都设计成了粮仓,窗户比较小且离地两米半以上,保证了仓内干燥通风。
堂屋是南北通透的大客厅,实木打造、布艺坐垫的四人长沙发和两组单人沙发,同色木料的宽大茶几,靠墙是一组多功能的食品柜,陈列着徐茵旅游时淘得的摆件以及待客用的烟酒糖果等。
正对沙发的五斗柜上,摆着一台时下最新的熊猫牌电视机,别看只有十七寸,这已经是市面上最大的了。
徐家村买得起这台电视机的,数不出一个手掌。
而其他村,十四寸电视机的拥有者都还是少数。
楼房后面依然是老徐家的自留地,但起新房时重新做了规划: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干净小道从楼房通向后院,将后院分成了东西两半,东边是琳琅满目的菜园、西边是鸡鸭舍和工具房。
传统茅厕改建成了沼气池,来到这附近,不再像以前总是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臭味。
后院出去不远就是她家的水稻田,尽管只有四亩,但随着稻花鱼养殖越来越有经验,以及稻种全部换成了杂交稻,亩产量几乎翻倍式增长。
稻花鱼也从原来每亩三四百条的养殖量,扩增到了如今的八百条左右。
再多也不是不行,但徐茵觉得一亩田满满当当都是鱼,对鱼的生态环境来说,未必是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