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京大、华大这类名校,则把目光更多地聚集在徐茵身上,想看看她究竟能考几分。
在重高学子埋头苦练、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花、上厕所都捧着书的高三冲刺阶段,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人,每天腾出一两个小时开心种菜、每周回家帮她妈妈快乐卖菜。
高考在她眼里,寻常得像家常便饭,好似和过去任何一场考试没多大区别。
欣赏她的,希望她凯旋而归;不欣赏她这种做法、觉得她未免有点游戏人间的,则暗暗祈祷她遭遇一场滑铁卢,好警示后人:看!不重视高考,哪怕你平时再优秀,也终究败北。
不管旁人如何揣度,徐茵自我感觉还行,考完就收拾东西回家了。
夏日炎炎,徐茵家菜园的西瓜熟了,隔壁大爷家的瓜也差不多可以上市了。
这两年,大爷家种的西瓜,都是徐茵拿出来的瓜种,施的也是徐茵沤的生态肥。两家的西瓜放在一起卖,连徐茵都挑不出哪个瓜是她家的。
既如此,她就没分彼此,大爷家的瓜,按斤两称重后记个账,卖掉一批结一批钱,也不赚差价,纯帮忙。
大爷过意不去,有空就来帮徐家看摊子,秋冬还帮着炒栗子、烤红薯。
亲厚的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滴。
傍晚遮阴后,徐茵把后门打开,搬出一筐西瓜,坐在洒过井水、坐着不烫屁股的石阶上,脚边一杆秤、手里一支冰棍,吹着夏日的晚风,卖起农家有机大西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