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不赞同:认为她原本可以考公上岸、或者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从此做一名城里人,而不是好不容易考出去了又回来;
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上课捣乱、下课打架、放学路上偷鸡摸狗……她悉心准备的教案没有用武之地,反而一直在处理教学事务以外的问题;
家长们的不理解:她试图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希望外出务工的家长能对孩子多份关心,然而回答她的却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关心能挣到钱吗?”、“上好你的课就行了,关不关心孩子是我的事”……
就在她一度崩溃、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后悔是不是不该回乡教书时,乡村小学来了一名支教的男老师程绍。
他高大帅气、意气风发,还多才多艺。
他单手制服调皮捣蛋的男生,能带着男生踢一整节体育课的球;他会弹吉他、编词编曲,让孩子们爱上了枯燥的音乐课。
他找到了躲起来爱哭的女生,联系到女生家长后,字正腔圆地告知对方:“你关不关心孩子的确是你的事,但你孩子现在是我学生,我有义务疏导她的心理。顺便提醒你,将来你闺女不亲近你、并且拼命逃离原生家庭别找其他原因,你现在的态度就是最大的原因……”
夏言在程绍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刚开始时的自信,在搭班过程中,渐渐对彼此萌生了好感。
程绍一年支教结束要回去了,夏言带着学生们来送行,她欲言又止,但眼睛已经道出她的心事:她舍不得他离开,但又不愿意阻断他的飞翔。
最终,程绍下了车,朝夏言张开了双手。
夏言飞奔过去,扑进他的怀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