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不可避免。
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三国出入很大,朝鲜人认为倭军是失败的那一方,而日方则认为自己达到了惩罚朝鲜,从而向明朝展示自身实力的目标,多多少少可以算是胜利。
那谁输了?
大明不至于这点自信都没有。
纵然北方的建奴虽成气候,南方土司时不时造反,但它依旧处于霸主地位,老底仍在!
此等氛围下,必然要继续推行下去的和谈又曲曲折折。
关于【日本国王】这个“屈辱性”称号,德川决定替秀吉接下,并扣在他儿子秀赖头上,至于最终归属往后再做计较。
这相当于承认明朝皇帝的正统性,无疑是一种退让。
可代表大明,全权主持谈判事宜的杨镐持另外一种态度:
你们本就是中华世界的附庸,此前一直没有认清自己,经过战争终于恢复清醒,怎么能认为是退步呢?
远在京师的陛下,能够不计前嫌,册封你们那个少君,明显是大明以德报怨,必须感激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