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Chapter35,分封 分封海外 (2 / 8)

作者:行远渐无书 最后更新:2021/12/9 10:30:46
        当时据绍兴和议不过才过了二十年,曾为大宋子民的汉人也皆还在世。如果当时宋军能一鼓作气攻打临洮府,便是北地汉人心怀怨怼,不愿相助。

        但至少他们也同样不会襄助金国守城,不会出现今时同族血脉对面不识,刀枪相对,同室操戈的惨况。

        可惜就在北地汉人沉默冷淡的注视和估量下,宋军不仅没有收复故地,更是甚至率军退出了已占领的熙州,退回了南宋。一次又一次地再次放弃了他们。

        不是粮草不足,也不是战败无奈,仅仅是因为朝廷的一纸军令。是因为南宋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朝廷甚至不计后果,不惜与金国卑躬屈膝议和,放弃北伐,从宋金作战的前线抽调兵马。

        只为了彻底镇压和消灭打出“等贵贱均贫富”的旗号,因而大大震撼了宋朝统治的农民政权。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宋朝始终会不计一切代价的先平定内乱。毕竟金国始终是异族的政权,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一个新的汉人政权,则完全可以取大宋而代之。

        所以哪怕是要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弃已到手的土地,朝廷也是一定要消灭内部起义,保住他们赵家的江山。

        当然同样,在木念看来,赶在宋金两国交战,南宋兵力在北,后方空虚之时,置国家于不顾,趁机举事的农民起义军,也绝非什么忧国爱民之人。

        尤其在起事后不久,起义军首领便自封为王,另立朝廷,广封群臣伪造圣旨。久受欺压的乱民对朝廷充满仇恨,认为杀人就是行法,劫财就是均平,盲目的烧杀抢掠,自然会引起朝廷的残酷镇压。

        甚至起义军眼见节节败退走投无路后,为了对抗朝廷苟延残喘,竟还主动联系金国,迎接金兵渡江前后夹击,试图联合共同攻宋,与宋朝卖国的做法也是别无二致,甚至更加恶劣了。

        这种举着平等大旗的农民起义,尽管呼声口号响亮,可始终都不免陷于争权夺利,掠夺财富和地位,最终目标也都逃不出改朝换代,建立新的封建政权的轮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