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个已经拖延了近十次的快了,究竟是有多快,那也只能是听天由命,看朝廷相公们的心情了。
不过自从当上军需官起,他就没见相公们的心情好过。
每次三奏五请才给的粮草不只是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更是从来没按时送到过。可以说是给军需官的工作,人为制造了很多麻烦了。
穆易听了,也是一般的无可奈何:“那便还是遵循军中的旧例,公示后把粮草发给将士们嚼用,只是监军那里……”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富户商人杀猪宰羊,送粮助军的先例,按理是该在军队中为这些善心人士们扬名,公示军中,既示感激之情,也能壮军声威,体现军民一心。
只是,一般这种资助军队的行为,可能几年才有幸遇到一次。
而五斗米道商会送物资,却是自穆易从军便开始,一年四季,年年都有,五年来从未间断。
而且送的还不止是粮草,什么棉被,手套,袜子从不重样,逢年过节还有饺子,粽子等带着家常味的随礼。
虽然算不上贵重,却极易让将士们感念恩情。
长此以往,都不用军需官解释了。每次士兵在米里吃到糠谷,就知道这一定又是朝廷发的充数次米;要是有幸吃到香喷喷的新米,那就肯定是穆姑娘商会送来的善心粮。
这鲜明的差距,别说是切身体会的士兵了,就连将士们,特别是军需官,都在内心忍不住有种大逆不道的期望。要是军中的粮草军需,都是由穆姑娘负责该多好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