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平定张掖郡 (1 / 8)

作者:凉星仔 最后更新:2022/6/10 21:14:51
        第三十二章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於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於h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以来是中国连接新疆的重要通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

        「祁连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即「天」,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又因位於河西走廊以南,故称南山。

        《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有青鹿、马鹿、猞猁、雪J、野驴、雪豹等动物出没,有万宝山之誉,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前汉时霍去病出临洮,扫荡匈奴後,匈奴发出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sE」。

        河西走廊的初步开发,应归功於汉武帝为断匈奴右臂,设置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与之相应的是徙民实边和大力开展军垦民屯。全盛时这里有户六万余,一度相当繁荣。不过,两汉之际马援在这里“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充其量也还是农牧参半。而贾思勰竟不留余地说“马援以牧养发迹”。

        汉代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五郡,地处丝路要道、西北边疆重地。在行政管理上,建郡立县、设乡布里、徙民实地、开发建设;在边疆保卫上,筑长城、砌烽燧,建关卡、设要塞,驻军戍守。

        河西五郡创造了曾经的辉煌,为後来甘肃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书·西域传》载:汉兴至於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後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後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少年大将军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御天武帝 [列表]
  5.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6. [其他小说]五代梦 [列表]
  7. [其他小说]荡宋 [列表]
  8.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9. [其他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列表]
  10. [其他小说]回到初唐当神仙 [列表]
  11.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12. [其他小说]铁血残明 [列表]
  13. [其他小说]大明新世纪:赤潮 [列表]
  14.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15. [其他小说]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列表]
  16. [军事历史]神话版三国 [列表]
  17. [军事历史]神国攻略 [列表]
  18.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9. [其他小说]不列颠之王 [列表]
  20. [军事历史]汉晋春秋之凉王传 [列表]